防疫“维稳”需要做的两件事
2022-12-16 12:16:27
  • 0
  • 0
  • 0
  • 0

防疫“维稳”需要做的两件事——

随着吾国防疫形势的变化,广种疫苗尤其是加强针又成为专家们眼中的“最佳应策”。凤凰网日前刊登旅德免疫学者商周先生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两针新冠疫苗的保护作用衰退速度之快,超乎你的想象”,鼓励大家要及时追打加强针。但文中提到的另一个情况更引起笔者的深入思考。

文章说,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在新冠暴发初期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政策,从而将疫情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等到2021年9月新冠疫苗接种普及后,它们先后放开了管控,但无一例外都迎来了井喷式的疫情爆发。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确诊感染人数占总人口的28%-43%,而大量的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没有被统计进来,因为这些国家地区和并没有进行全民核酸检测。

文章又举美国为例: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全美至今累计新冠确诊病例为99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但最近一项由哈佛、耶鲁和斯坦福三所大学的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估算,截至今年11月9日,可能有高达94%的美国人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 。虽然这个用数学模型估算出来的数据可能不准确,但实际感染人数远大于官方统据是无疑的。文章据此判断:根据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历,一个可以预测到的事情是,之前绝大多数人没有被感染过的中国“放开”以后将迎来井喷式的疫情,大多数人将先后被感染。但商周认为中国没有必要为此慌张,需要做的是保护重点人群,然后正常地生活,强调现在急需接种新冠疫苗的加强针。

笔者看到,对于吾国在开放以后可能爆发一波较大规模的疫情,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持类似的看法。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在防控措施全面“优化”的背景下,如何估算随之而来的疫情?要知道在基本取消全民性的核酸检测之后,统计阳性感染者已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恰好此时笔者看到“第一财经”的一篇报道说,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计算生物学领域专家迈克尔·莱维特日前表示:现在获取实际的感染人数对于防疫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而南开大学公共卫生和健康研究院黄森忠教授之前曾率其团队就感染峰值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预测到今年年底国内本轮疫情累计感染总数至多达到147万。不过他表示随着新形势的出现,实际感染人数将远远超过他们的预计,原来设计的模型参数需要进行调整。

黄森忠教授表示,借鉴中国香港的经验,对于一个社区的大致感染情况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可以了解:一种是居民自测抗原后,发现阳性可向社区上报,虽然可能出现漏报的情况,但如果检测量很大,仍然具有参考意义;第二种是通过对当地的污水进行监测,但这依赖于污水监测技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实现。

笔者对于医卫完全是个外行,自然提不出专业的意见,仅凭常识亦可知,在取消普遍性的核酸检测之后,虽已不可能统计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国家卫健委已宣布从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但对整体疫情进行监测和估算仍然十分重要。最近一个月以来,网上到处是“阳了”的信息,媒体也报道医院发生一些挤兑现象,但这些信息都是零散的,无法据此估计疫情的全貌。如果有关部门对此心中无数,接下来的防治工作岂不成了“盲人摸象”?

依据上述专家的建议,笔者认为当前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组织相关专家建立估测新形势下疫情的数学模型。由于模型本身有局限性,一两个模型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群策群力”,然后再综合这些模型的运算结果作出预判,究竟感染面会有多大,其中轻症、重症、病亡率分别会占比多少。二是要动员部署地方和社区组织,随时了解上报本地、本小区居民抗原自测后的相关情况,这方面吾国有独特的体制优势。只不过基层组织之前的主要任务是“流调”和“封控”,现在应该将重点转移到信息的搜集、上报。同时为避免抗原检测阳性者都拥挤到医院就诊造成挤兑,可以考虑把分类、分流的任务落实给基层组织(包括基层医院),以厘清哪些人可以居家检测,哪些人必须及时送医,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

最后还要说一点: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已不再统计和公布,这是实事求是的应然之举,但确诊病例数据仍需每日公布,特别是每日新增的重症和病亡数量一定要如实告之公众,只要这两个比率没有显著上升,就足以安定民心——这也是吾国之所以决定“放开”最根本的依据所在。(未名日记12月16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