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中流击水当何如
2022-10-17 12:31:14
  • 0
  • 0
  • 0
  • 0

利率市场化:中流击水当何如——

《财新周刊》不久前发表《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克难前行》的社论,指央行货币政策司近日发文,系统总结了近五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也透露了未来深化改革的若干信息。社论称,中国各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概言之就是政府不断放松管制、市场逐步发挥更大作用的过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多年来央行坚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成效显著。然而这一改革仍未最终完成,而且过往单兵突进、劈波斩浪的态势有所减弱,显示越接近终点,推进改革的难度越大。社论称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收官”。

笔者认为,所谓“市场化”,一个重要涵义是指大凡市场上的商品,其价格应通过市场竞争来确定,银行的存贷利率也是如此。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银行的存贷利率是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需状况自主确定的,央行的调控主要体现在把控基准利率,即各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再贷款利率。基准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市场存贷利率,因为后者是要追求盈利的,不可能以低于而只能高于基准利率的水平确定自己的存贷利率,否则就会“亏本”,至于具体的存贷利率设定则由银行自主决定。——这大概就是笔者所理解的“利率市场化”。

应该说这些年吾国金融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确有进展,根据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目前商业银行对自己的存贷利率已有一定的自主权。但严格地说银行的这种自由度还是有限的,虽说有所谓的行业自律机制,实际上还存在无形的浮动限制,与通常所说的“利率市场化”还有距离,也许正因为如此,社论才说改革还要“克难前行”。

笔者认为,吾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若想再进入到“深水区”并非易事,道理在于: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多为私有不同,吾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很难放开让它们完全“市场化”。如以通行的“利率市场化”标准来衡量,可以说吾国目前的利率机制仍在“中流击水”。

财新社论也承认,目前管理层在银行存款方面依然保留了事实上的“窗口指导”,指央行之所以未肯贸然放开存款利率,主要担心个别银行出现因盲目追求规模或为填补流动性缺口而高息揽存等非理性竞争行为。简言之就是担心会“失控”。客观地看,当前吾国的金融业处于一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说的“半市场、半统制”的状态。比如几乎所有银行的高层人事仍由上级监管部门任免。又如同据财新报道,包括工行、建行、中行等多家大行在9月底时都传达了监管部门的通知,为扶持目前处于困境中的房地产,通知要求每家大行年内对房地产融资至少再增加1000亿元,融资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居民按揭贷款以及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券。可见连贷款额度、融资形式都由管理部门下指示,遑论完全放开利率。

事实上不仅是利率,凡属重要的资源性产品也莫不如此。比如农村土地的“包产到户”,就是将农地的部分产权即使用权和收益权赋予农户,但交易权不在其列;城市土地则完全属于国有,住户买了房子,只对房下土地拥有70年的使用权,在期限之内可以有条件地买卖。又如油气、电力等资源,也基本上掌控在国企手中,其价格由政府确定。再如堪称利率市场化的“孪生兄弟”——汇率市场化,尽管多年来政策渐趋宽松,实际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描述利率问题的现状。盖因产权归属决定了产品的定价机制。

当然,笔者并非是主张让银行“私有化”,只是试图指出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归属先于定价机制这样一个基本道理。而且笔者认为,上述资源领域“半市场、半统制”的现象或将长期存在,因为这恰是吾国发展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为的是保证政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有主导权和掌控权。这种体制的好处是比较“稳定”,比如银行业,虽然这些年有不少“事故”发生,但政府总是能调配资源集中力量来加以摆平,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尽管可能会损失掉一些效率,但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反观别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的银行多为私有,利率自然已完全“市场化”,效率虽然会高些,但却挡不住金融危机时有发生。

概言之,存在即合理,吾国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现状,是由吾国的体制和国情所决定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争鸣”,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因而至少到目前为止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或者说必然是“做对了什么”;如果要对这种基本模式进一步“市场化”,就得由实践来告诉我们它到了需要“与时俱进”的时候了。

那么,现在是否到了这种时候了呢?这恐怕才是我们考量利率市场化问题的一个前置条件——当然,不仅仅是利率的“市场化”。特别是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形势,都处于领导所说的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其错综复杂为改开以来所罕见。在这种情况下,诸如利率市场化这样的深度改革,更不可能“冒进”,而只能是“稳扎稳打”。

(未名日记10月17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